在冷水機降溫設備運行過程中,由于機械磨損等原因,銅管或其他零件損壞,制冷劑泄漏,引起低壓報警。下面就簡單了解設備低壓報警的原因。
冷凝器的冷卻溫度太低,當溫度太低而不能完全蒸發時,致使制冷劑進入蒸發器。這通常發生在環境溫度較低的冬季。當冷卻塔的出口水溫過低時,也會出現水冷式冷卻器,可以通過節流裝置的干預將其消除。但是,當機組處于低負荷狀態時,由于節流裝置的開度小,如果冷凝器中制冷劑的溫度低,則會發生這種情況。
如果工業冷水機降溫設備在較低的冷卻水溫度(較低的蒸發器壓力)下長時間運行,則冷凍機油會進入蒸發器,從而降低了制冷效率。因為在通常情況下,當油溫高于65°C時,油不會與制冷劑混合。當蒸發器壓力低并且制冷劑不能完全蒸發時,冷凍機油的溫度將下降,并且混合的制冷劑將不會與制冷劑一起離開蒸發器。
為避免這種情況,冷卻水溫度不應過低,冬季的冷卻水溫度不應低于27°C。如果溫度太低,則可以減少冷卻水的流量,以完全蒸發蒸發器中的制冷劑。關于工業冷水機降溫設備低壓報警的原因就分享到這,有興趣可以致電咨詢。